home

2015年7月1日星期三

不择手段争状元 北大清华丧斯文

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清华和北大,使出浑身解数抢夺各地高考状元。在广州执信中学,两校招生组争抢该校全省理科前十名的学生,北大招生老师与清华招生老师甚至发生了拉扯。北大和清华的四川招生组则在微博上掀起骂战,互指对方砸钱抢自己的新生。


为争抢状元,从暗战到公开骂战,北大清华不仅无聊,也令斯文扫地。大学间招生的竞争,是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岂能不择手段,大学在诋毁另一所大学时,也在贬低自己,更整体伤害教育形象。

北 大清华之所以不择手段抢状元,是为了捍卫在学术圈的「江湖地位」,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其实都是为学校的办学政绩服务。在一些大学管理者眼里,录取分数是重 要的办学政绩,如果分数线下降,就无法向师生、校友交代,因此,大学对一线招生人员是下了任务书的,为提升分数线,招生人员也就拚了。

事实上,北大清华之间竞争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比如,北 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曾津津乐道地称,近年北大校友中诞生了七十九位亿万富豪,并自我标榜连续三年居内地大学榜首。而清华大学举行百年校庆时,其宣传册上居 然将该校培育的中国领导人头像,按照职务高低排列组合成清华园大门形象,包括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等,官愈大放在愈上面,而诸如朱自清、王国维、钱学森等 大师的头像,却摆在毫不起眼的地方。

底线失守 走火入魔

北 大以产富豪为荣,清华以出政要自豪,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不以学术较长短,却以媚俗惊世人,中国教育又有何希望?北京大学之所以举世闻名,并不是因 为有美丽的校园,更不是因为培养过多少富豪,而是其拥有独立自由、包容并蓄的精神,以及传播与发扬这些精神的学术大师,无论是胡适、陈寅恪,还是鲁迅、陈 独秀,其道德文章与人格特质都独领风骚。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培养出一大批科技人才,支撑起中国崛起的脊梁,他们更是当时文化和道德的先锋,不向权力献媚,亦不为财富折腰,是中国社会良心的典范。如今清华大学居然一切向权看,这让国人情何以堪?

大学之伤,是社会之痛,大学作为社会良心的最后底线失守,意味着核心价值观的崩溃。更荒唐的是,北大、清华还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目标,问题是北大清华有多少世界级的大师,又有多少诺贝尔奖的获奖人呢?

北大清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发展到不择手段地比并争抢,甚至以状元多为荣,以产富豪多政要多为傲,而不是以大师缺乏为耻,怎么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来源:太阳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