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5年7月7日星期二

知青博物馆:文革罪恶变伟业

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波及了中国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家庭。今年七月一日,北京第一家“知青博物馆”正式开馆,不过有专家批评,该博物馆把文革的“罪恶变成了伟业”,完全没有提及那场荒唐运动的罪恶。

毛泽东纪念馆馆长杨勇赠送知青题材剪纸作品

北京知青博物馆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耗资超过四百万人民币。香港明报报道说,博物馆展区一开始就是习近平和李克强的雕像,而最后则以习近平一段话: “上山下乡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做出总结。另一方面,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田间干活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和朋友的合影,也在博物馆展出。

据说,展览的图片和物品大部分来自黑龙江黑河知青博物馆,因此展览中的大部分物品来自所谓北大荒。其中还包括为了抢救一根电线杆跳进洪水被淹死的知青英雄金训华的衣物,也包括一些知识青年的日记等等。

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公开表示,博物馆的展览有“强烈的文革歌德派倾向,知青以及十年浩劫的苦难一点都不提,罪恶全变成了伟业“。

美国中文杂志北京之春主编胡平,文革期间从成都下乡到四川凉山州农村。他表示,对知识青年下上下乡运动进行正面歌颂显然并不适当。

“本来建立知青博物馆是应该的,因为这段历史相当重要,但对这段历史进行正面歌颂,则是完全错误的。”

现在旅居美国的中国著名作家孔捷生,也在文革中从广州到海南岛当了知青,文革后并写出描述知青生活的小说《大林莽》。他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上山下乡运动波及中国数千万人,十多年时间内整整一代人被荒废。

“他们绝大部分后来在社会底层,属于最底层很压抑,生活很灰暗的这么一群人。”

中国官方资料显示,1968年到1975年 期间,中国一千五百万中学生被当局动员到农村“插队落户”成为农民。但有资料显示,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文革结束,中国知青人数约有三千万人,涉及一亿 中国城市家庭。大部分人因失去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八十年代回到城市之后挣扎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成为所谓被遗弃的一代人。

不过,也有很多当年的知青后来成功转型。知青博物馆介绍说,现任中共中央委员中有超过五十人有知青的经历,七名政治局常委中有四人曾上山下乡,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都曾在中学之后在农村工作多年。

北京知青博物馆开馆会上,最大的横幅书写着“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而知青博物馆网站上,则有“知青精神就是红军精神”的文章。

胡平表示,磨难确实使人成熟,但因此而歌颂磨难,以及造成磨难的始作俑者却是对历史不负责任。

“一场大灾难,最后阴差阳错,你中了一个大采,你可能就会对灾难有完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但这样一来,不但完全歪曲了历史,而且起到了替苦难歌功颂德的作用。”

孔捷生则认为,虽然习近平等人在文革中遭受打击歧视,但现实政治中他们不得不借助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共权威来增加自己的合法性。

北 京知青博物馆的设立,受到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的大力支持,他不但亲自审查展览内容,还捐助了照片和手稿。王伟光是中共党内知名的左派大佬,中共党内左派 近年经常发出肯定毛泽东文化革命的声音。有专家评论说,在中共左派的操作下,把一个罪恶变成一场歌功颂德,其实毫不奇怪。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