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中国人印象中,中国是礼仪之邦,英国是绅士风度的代表。如
果这两者不是历史或梦幻的话,习近平首次国事访问英国时,两国在外交礼仪上的互动应该令人赏心悦目,但除了女宾们,包括习夫人彭丽媛、王妃凯蒂的服饰曾令
人眼前一亮之外,从机场厕所门外的会谈,到习近平赠送夫人两张唱片答谢英女皇赠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再从习近平到英国议会谈法治,到黄之锋获邀到英国
多间大学演讲,中英这些有失常礼的外交动作,处处见到礼仪之邦与绅士之国的碰撞。所谓中英合作进入黄金时代,莫非只是论金不论心,除了400亿英镑的合约,还有甚么共同的心声、共同的价值观可言?
最
为讽刺的是,习近平作为第一个在英国议会演讲的中国领导人,竟摆出炫耀中国封建历史、混淆法制法治、教训英国议员的姿态,令中英两国价值观的差异显露无
遗。中国外交部网站的报道特别强调,英国上院议长迪苏莎致辞,对习近平到议会并发表讲话表示感谢,大有习近平在中国发表讲话后,主持人马上要表示将认真学
习、落实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之意,以致有网民恶搞,在习近平演讲现场的图片上悬挂「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议会工作」的横额。
中国废帝制仍行极权制度
如
果说,中国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数千年历史尚有值得夸耀之处,那么,中国数千年封建帝王的思维、制度又何以炫耀于世界?奇怪的是,习近平一边称
赞英国议会是最世界上最古老的议会,另一边则宣扬中国自古已有民本和法治思想,约四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西方的代议制与中国封建帝王的
民本思想,根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基础可作比较,习近平要炫耀的恐怕不是民本思想历史的悠久,而是中共现在的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自以为可以代表民
意。
英
国虽保留了皇室,但已实行现代民主;中国虽废除了帝制,但实行的仍是极权制度。这种反差的另一表现就是现代法治与封建法制。习近平在演讲中宣称中国正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近年有关法制、法治区别的争议,已形成法制是以法治国(rule by law)、法治是依法治国(rule of law)的定见,有不少媒体把「中华法制」改为「中华法治」,似有意替习近平和中共遮丑,但外交部、新华社用的字眼都是「中华法制」。这是不是中共的制度自信自大的又一表现?
尤
为可笑的是,曾在香港发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合作论」的习近平,又把这一套搬到英国议会,要议员们做「中英关系的推动者、中英友好的贡献者、中英合作
的支持者」,浑然不知议员的角色是行政的制衡者、监督者。如果英国政府一昧追求与中国的合作,议会有责任确保合作不损害英国的利益和尊严,而不是去迎合行
政。
中共应补礼仪现代文明课
习近平昨日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时,硬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但是中国人民只有被代表、被选择,何时可行使选择的权利?对中共领导人来说,不只要补外交礼仪的课,毋弱了礼仪之邦的名声,更要补现代文明的课,毋再炫耀落后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来源:苹果日报 / 李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