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一长假,中国公民大举赶往日本,疯狂采购。这令那些鼓噪抵制日货的民粹分子痛苦万分。
一个国家的公民,连感冒药都到国外抢购,可见这个国家的体制存在多么严重的问题。 |
数据是有说服力的,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
为什么赴日旅游这么火?首先是中国的商品不能令人放心,大家对日本商品有信心。其次是日元贬值,价格优势吸引了中国民众。
到了2015十一长假,中国人赴日本旅游、购物达到了一个巅峰。日本电视台采访中国游客,问及准备采购的金额,几乎大多数人都回答说准备花100万日元(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以上在日本采购。
有意思的是,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各大商场已经做好了多个方面的准备,迎接中国人的购物热潮:1,在中国国庆来临之前就备好货。2,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微信支付等功能。3,许多商场贴出「喜迎国庆」、「庆祝国庆」的标语。
最
有意思的是标语。注意,喜迎的是「国庆」,而不是喜迎「中国国庆」。连中国两字都省略了。设想一下,假如在日本国庆日,中国的商场贴出标语「喜迎日本国
庆」、「喜迎国庆」,又会如何呢?当然,日本没有国庆概念,他们与中国国庆类似的节日,应该是天皇诞辰日,目前是明仁天皇的12月23日。中国商场若在12月23日打出「庆祝天皇生日」的招牌,估计是会给民粹分子们提供闹事借口的。
而日本人并不在意庆祝谁的国庆,你来做生意就好。国家算个啥玩意?国庆又算个啥玩意?百姓生活幸福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里有日本商人的逐利,也有日本人的大气。今天的中国人,逐利的愿望足够,大气则远远不足。傻乎乎地为GDP的数字产生所谓自豪,却没有去仔细想想庞大的GDP都被谁用了。我的预言是,3年之内,大多数中国知识阶层会愤怒地质问:谁的GDP?被谁侵吞了?
抢购日货,总不免让人想到抵制日货。抵制日货,由来已久。大致有三个高潮时期。一是1910年代,日本纺织品大局进入中国,价廉物美,挤垮了中国落后的纺织业,纺织业主们忍不住了,挑起抵制日货。第二次大规模抵制日货,是1930年代,原因很清晰,日本侵华;第三次抵制日货则是在近些年,有中国的汽车、电器行业的人操纵,主要诋毁的是日本汽车。
这三次抵制日货的高潮,均与政治形势密切关联。第一次,与一战结束后中国山东归属有关,五四运动是抵制日货的高潮;第二次则直接是日本侵华引起;第三次,是因为国内矛盾加剧,需要有个假想敌来转移矛盾,美国、日本自然被选为假想敌。
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民众渐渐就不搭理「抵制日货」了。2015年,
抢购日本马桶盖是个著名事件。许多中国商家悲愤地声明:许多日本马桶盖产自中国,不必去日本购买。然而,民众坚信日本马桶盖好,因为大家相信日本的商业标
准、商业检查、商业信誉;至于产地,无所谓。此次十一长假,抢购马桶盖的少了,因为那东西毕竟太大,拎个马桶盖就拎不了别的,于是马桶盖降温,大家抢购日
本的电器、化妆品,甚至感冒药。一个国家的公民,连感冒药都到国外抢购,可见这个国家的体制存在多么严重的问题。
中国公民去海外抢购,不仅发生在日本,还发生在韩国、美国、欧洲、香港、台湾。这是民众在用金钱投票。当人们抱怨自己没有投票权的时候,或许没有意识到:投票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来源:太阳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