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5年11月9日星期一

中国能建设出世界一流大学吗?

国务院正式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后每5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力争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一流的大学,是科学精神和良知生机勃勃的地方。我们的大学具备这样的元素吗?

这个话题立即在高校、科研领域以及互联网上引发热议。人们讨论的焦点就是:中国能建设出世界一流的大学吗?

仔细看了一下「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其中建设任务有5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改革任务也有5项: 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五是推进国际交流 合作。在具体实施方面,「总体方案」明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 政部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日常工作由教育部承担。

面 对洋洋洒洒的总体方案,社会各界反响不一。有人说有发改委、财政部积极参与,钱有保证了,把全国最好的资源全部整到几个学校里,不愁弄不成世界一流。一场 轰轰烈烈的教育大跃进即将展开了。当然,也有不少人报以怀疑态度。有在高校从教的教授发微博称:「中国的一流大学怎么建?那么多条,看了半日,只看懂了一 条;加强党的领导。」

我 认为一流的大学,不是一流的大门,不是一流的大楼;也不是一流的大官,不是一流的大款,更不是一流的大话。一流的大学,从来不是计划出来的,也不是人为搞 什么工程建设出来的。一流的大学,是产生一流大师的地方,是科学精神和良知生机勃勃的地方。如今我们的大学,包括呼声很大的北大、清华,它们具备这样的元 素吗?

中国的教育要达到世界一流,必须要首先实现「三化」:第一,高校和科研单位去行政化;第二,办学多元化,国立、省立、私立高校比例合适,办学主体多元;第三,学术和思想自由化,不能随意禁锢思想。做不到这「三化」,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基本上就是镜花水月。

当然,如何界定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把世界一流也要加入「中国特色」,我们也可以像「孔子和平奖」那样,自成体系搞一个标准,然后由我们主导对全世界的大学进行排名。如果那样的话,也不用等到2020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是听党的话、政治上合格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到那时,中华大地遍布一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来源:东方日报 / 老徐 独立评论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