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

十面霾伏成常态 美丽中国何处寻

北京在距上轮雾霾仅仅四十二小时后,又遭遇严重的雾霾袭击,圣诞节当日,主城区测得的PM2.5超过五百,对此,人们只能用无语来形容。


入冬以来,中国北方出现了三次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加上这次已是第四次了,其实在这四十二小时内,雾霾程度也不低。今冬北方的雾霾,无论从次数、持续时间及范围来看都超过以往。

虽 然雾霾汹汹,但对中国来说已经不是甚么稀奇事,原先只在北方冬季出现的雾霾,现在几乎一年四季都会出现,而且南方也常发生。前几天南京就出现了红色雾霾, 被舆论调侃为增加了一个新品种。而公众对雾霾的态度,也经历了从过去的不满到如今的有些麻木的变化,就连居住在内地的外国人,都有些习惯了。

面对雾霾,要说官方不重视,也不客观。当局多年前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规划,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各地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态度比过去要积极和主动,比如北京对最近几次雾霾,就采取停产、停学、停车这样的严厉举措。

公众容忍 治霾无期

北 京发改委日前在介绍北京的经济形势时还透露,北京今年压减燃煤六百万吨,三年累计压煤一千一百万吨,相当于压减一年的燃煤量。目前核心区已基本实现无煤 化,城六区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优质燃煤全覆盖。然而,从今冬加重的雾霾来看,包括北京在内,中国的雾霾治理显然并未有实质 性好转。

个 中原因值得琢磨,恐怕与当局是否真正下得了决心推行节能减排大有关系。根据环保部的说法,华北污染的主因是「一钢独大」、「一煤独大」,然而,这些重型产 业是地方财政的命根子和就业主力军,地方政府注定不可能将它们关停并转。既然甚么都做不到,那就只能忍受雾霾的毒害,相信多数地方当局在治理雾霾时都是这 么想的。

地 方当局之所以在大气治理上表现得很「无奈、无辜」,一方面是出于实情,另一方面也与公众对雾霾的容忍而没有对政府施加足够大的压力直接相关。社科院最近发 布的《公众服务蓝皮书》称,全国有近三成人对雾霾治理情况「满意」或「非常满意」,也有近三成人表现为「非常不满意」,乍一看,很让人怀疑这个调查数据, 若不是调查样本有误或调查时间不对,就说明中国人太容易满足了,这如何让政府有压力去治霾?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强大持续的环境公民运动,就不会有碧水蓝天,无论伦敦还是洛杉矶,都是公民抗争才换来清洁空气。而中国的公众除了在社交媒体发牢骚,基本上无所作为,可见要实现美丽中国梦,恐怕遥遥无期。

来源:太阳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