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翻墙小粉红背后的代际战争

小粉红高调亮相,他们带着思想品德课上获得的知识,冲出了亚洲。虽然有诸多意见认为挂着少男少女头像的小粉红背后其实是头发谢顶的抠脚大汉,不过也确实有一批彰显身份的活跃者,可以证实是青春年少的正牌小粉红。小粉红在facebook上建立的一个基地,据目前的统计大约只有不到五千人的签到。这个数字,是测算翻墙小粉红人数的一个重要指标。

小粉红拙劣的亮相,与其说是未成年人的无知,更毋庸说是成年人的罪恶。

围绕翻墙的出现,一种高度悲观的论调出现了,如今的青年人竟然主动越过网络防火墙来为墙辩护,这样不可思议的脑残状态,实在是国家的洗脑政策全面成功,而对未来只能更加悲观了。

撇开小粉红究竟为了什么而出征,国内成人世界对青年人的悲观评价论调是一种熟悉的一以贯之。第一代独生子女也是80后小学还没毕业,铺天盖地的恐慌就来了,各种专家学者忧心忡忡的论证为什么他们是垮掉的一代。有一个还嫩着的韩寒,才刚刚崭露头角,立马被拉到央视上被中老年人们围起来批判了一番,坚信这娃娃以后必然要一事无成。

等到80后终于步入社会娶妻生子,这些操心唠叨的大爷大妈们和一些被唠叨了多年的80后,合力将目标瞄准了下一代。 90后喜欢用火星文,90后性观念更为开放,90后更加目无权威崇尚自我,凡是他们的特点都被归结为脑残一代的证据。

无论是中国家长对自己的儿女,还是中国成年人社会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人,总是否定多于肯定,责骂多于表扬。所以,轮到小粉红事件的时候,要避免重蹈覆辙,不应该用成年人的得意洋洋来沉痛的说,这一代年轻人又要堕落了。

对 小粉红来说,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了片面的教育,要求忠党爱国,仇恨一切国家要求仇恨的人,只知道国家捏造的充满偏见的世界,极度的缺乏公民和权利的概 念。在犬儒文化的薰陶下,家庭和社会也无法提供更多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反洗脑内容。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之下,他们根本无暇去接触了解真实的社会,去接触 更多元的知识,有宽松的环境可以交流探讨思想观念。即便走入社会之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谋生的道路虽然曲折,但也基本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为了生 存已经消耗了他们绝大部分的精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政治和社会热点话题进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的时候,才会激起他们参与相关讨论的热情。可以想像,一大批 平时不关注政治和社会的业余评论家,能背诵出思想品德课上的内容已经是他们的最好水平了,和职业选手之间必然有着巨大的落差。

小粉红拙劣的亮相,与其说是未成年人的无知,更毋庸说是成年人的罪恶。奇怪的是,代际之间的批评,往往发生在强势的成年人世界对未成年人世界的批判之中,而当未成年人走入社会之后,旧有的批评就开始销声匿迹。

而对于观察者和言说者来说,如果仅仅看到小粉红们的表演就急于对未来下结论,无疑就落入了以往对青少年批评的陷阱。这个陷阱不是用上一代人的价值观看不惯下一代人,而是忽略了青少年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将某一个时间点上某一个方面的特质放大,然后推及未来。

16岁 以前的青少年,不是教科书的复读机只能是意外。而作为政治和社会话题的业余选手,必须相信他们不会主动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对不符合自己认知的知识和讯息缺 乏主动了解的兴趣,主动延续旧有的认知是习惯性的选择。但也不因此否认改变的可能,无论是遭遇一些生活的变故挑战对现有社会秩序的认知,或者遇到突发的大 事去激发他们的思考,还是在成长中更加完善了对社会的看法,人的观念总是在变化之中。

小粉红浑身浓厚的狼奶腥味,是每一代1949年 以后的大陆青少年都表现过的。他们并不比过往的青少年更坏,也难说成年后会有更好。而成年人总是沉浸于对青年少年的讥讽与嘲笑之中,并没有映射出这一代青 少年的不堪,依然是成年人精神世界的委靡。无能于挑选更加强大的对手,最终只能在弱小的对手身上寻找成就感。这种代际战争,比小粉红现象更让人悲哀。

来源:东方日报 / 守鱼 法律学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