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实
际上这已经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出台这样的文件了,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单独或联合中宣部、团中央等部委,发放诸如「关于新形势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
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加强」、「切实加强」、「贯彻落实爱国主义」等文件。
政府再三强调爱国主义,像过去朝廷宣扬「精忠报国」般,显然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 |
爱国主义作为最朴素、最自然的一种情感,不用发文件、加强教育,每个人都会有,特别是对于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来说。但政府再三强调爱国主义,就像过去朝廷宣扬「精忠报国」就是报效皇上一样,显然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
此
次所发文件,涉及到三方面内容。一是各类学校应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说
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也表明在网络和社交媒体时代,惯用的树典型、作报告、写体会的输灌式教育,没有技术含量、没有互动表达、没有选择参
与,效果衰微,面临危机。
二
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这是要改变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中国的爱
国主义教育是政治任务,一直体现在各级学校都有的专门的政治课程中,比如大学就有中国革命史、毛概邓论等所有专业的必修课。以后不光是政治课要加料,政治
还要扩展到其他课程和教材,就像春晚民俗欢乐的时光,生硬地塞进大量爱党拥军的内容。教育将会越来越政治化,不断受到政策、政党和领袖的影响。
三是在全国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部文件的最后这点,从爱国到跟党走的强行转换,既是此次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无疑也是最终目的。
联系近来的局势,爱国变成爱党,并不意外。先是党的政治局开会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接着春晚重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感恩之歌。不仅如此,中央电视台的「孝顺」专题系列采访,还创造性地不断强调,孝顺首先是孝顺国家。
在家国同构、党国一体的宣传教育下,孝顺国家就是孝顺党。而党不是抽像的,具体体现在领导和领袖身上。不管是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官方众口一词的「维护核心」表态,还是三年多来媒体和民间对领袖夫妇「大大麻麻」的爱称,爱国爱党、孝顺拥戴,最终有了明确的指向。
来源:东网 / 乔木 北京传媒学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