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93」大阅兵结束后,有爱国者忧心:意犹未尽的军迷们还追着回撤的阅兵装备不放,「敌特」顺着网上的照片岂不能发现王牌部队驻地?结果照片真有人发,却显示装备大多没回部队,而是回了制造厂。
为阅兵不惜专门重新生产装备武器,只能说暴露了好大喜功、虚荣浮夸的顽疾 |
这说明阅兵装备是专为阅兵生产的,虽然多为现役型号,这几台最终也可能交付部队,但毕竟不是从部队实际使用的装备中抽调。其实除了外观,阅兵可以说是对武器装备作战性能最象征性、最装腔作势的检验了,然而这也不惜专门重新生产,只能说暴露了好大喜功、虚荣浮夸的顽疾。
前日又看到生产99式坦克的内蒙古一机集团五分公司试车班的感人事迹。他们承担着战车下线后交付前的试车任务,特别是像参加俄罗斯坦克大赛和「93」阅兵这样的装备,事关党脸国脸军脸,脸脸要命。
于是,他们苦啊。
首
先,中国坦克装甲车辆不知质量如何,只知道试车班全部由各生产岗位的资深班长组成,迅速判定故障是他们的基本功。精心设计、研制阶段经过了严格试验、精心
制造组装的武器装备,怎么会在量产阶段的下线试车时,如此重视故障判定?这样一来,试车似乎就不再是对一台质量精良、性能稳定的装备信心十足地最后验证,
而成了擦屁股。
因为要求高,这个班有资质的驾驶员只有11人,由此可猜想全厂资深高级技术人才的紧张。人少就只能每天连试三、四台,从一大早忙到晚上九点,全年无休,三年不请假,以及诸多家里死老人、老婆难产、孩子出事顾不上的英雄泪。
不知何故,今天国力强盛,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高度支持国防工业,企业也有大把订单有盈利,如此重要的部门,生活却依然必须苦。
报道说他们一年有两百多顿饭要在山上吃,其实意思就是午饭来不及下山。可是镜头里山上明明建有食堂啊,在山上吃怎么了?吃不上热饭,后勤不能送饭到坦克上?军队打仗是怎么保障的?午休也一样,狭窄的休息室只有两个床位,自然就只能让班长坐着眯一会了。
此情此景,如果不是后勤部门失职,就只能说是宣传部门过度尽职了。非要这样才能研制出好坦克吗?还是才能感动那些爱国爱党的小军迷小萝莉,让他们长大愿意干军工,嫁军工人?
无独有偶,近日大陆军事论坛又风传一位052型驱逐舰大型相控阵雷达研制骨干的吐槽。此人20年前供职于电子14所,从其描述的研发细节中不难窥见他的才干、勤奋和成果,然而在雷达即将结果,他将得到中国科技人员梦寐以求的荣誉、职称和职务时,他决定移民。
此
举有家庭原因,感情笃深的妻子早已移民,两人都盼望能送入美国名校的女儿也到了小学;更有个人原因,常年超负荷劳累,同行中不时有人英年早逝,有的甚至从
癌症病床上挣扎起来给领导磕头,只求能给儿子在所里的工厂谋个差事;还有思想原因,工程中他亲眼目睹某所为争夺经费,故意设置障碍,串通高层破坏竞争,身
为863计划发起人的某知名院士也为私利颠倒黑白,结果项目久拖,国家利益受损。
严格说,此人从重大军工项目中直接出国探亲有违保密纪律,但当时各级技术领导何以想方设法为他开证明,并承诺只要半年内回国,荣誉、职位更高,足见中国知识分子同病相怜。
然而,此人出国后靠普通工作谋生,20年后才忍不住写出当年的苦涩,以免往事如烟,文章仍被半罐水的军迷置疑真伪,更有近一半的评论批判他叛国,起码不够爱国,相对开明的某军工媒体也只转载了他透露的技术思路,对那些人和事再次视而不见。
这样的国家,别管阅兵拿出了什么,只能说,你要死心踏地任劳任怨,佩服,但也应允许有人认为为它吃苦不值。连这也不允许?那就更不值了。
来源:东网 / 吴戈 国际时事军事评论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