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去年12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在雪藏近五个月后于5月1日通过官媒正式曝光。其中不仅大力强调“党校姓党”,而且一些声色俱厉的表述,和刚刚作出的“和知识分子推心置腹”的姿态形成鲜明反差,完全抵销了此前表态的效果,显示出“左右互搏”的意识形态分裂。
习近平上《时代》杂志封面 被称为习皇帝 |
“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
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国“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新华社次日即发表通稿进行报道,其中用两千字篇幅概括了讲话摘要,重点是强调“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这一表态当时引起一些议论,但逻辑上也能自圆其说,因此并没有引起后来像“媒体姓党”那样大的争论。
耐人寻味的是,习近平12月11日的讲话全文雪藏了近五个月之后才正式曝光,而且通过党内保守色彩浓重的《求是》杂志(其前身为《红旗》杂志)发表,中央党校官网也只能忝列其后,跟进转载时标明来自《求是》。此外,正统官媒和商业门户网站一律无例外跟进,显示出明显的宣传纪律迹象。
此
前的新华社通稿中基本以官式套话为主,虽然也有诸如“思想疙瘩”、“空对空、两张皮”等俗语,但并不显著,而这次《求是》杂志特意为习近平讲话编写了导读
和摘要,选取了该刊认为重要的语录片断。结合摘要和全文来看,这篇讲话具有明显的“习氏文风”,不仅通俗,而且某些措辞已经达到了和“吃饱了没事干”不 相上下的粗鄙程度。
习近平的讲话全文长达13000字,
分为“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党校科研能力和水平”、“抓好党校师
资队伍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共六个部分,其中核心词无疑是“党校姓党”。讲话强调,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
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在
回顾中共党校的历史发展之后,习近平声称,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而言,
首先要坚持“姓马(克思主义)姓共(产主义)”。习近平把矛头对准“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指责“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没有看清西方普世价值里暗藏的玄
机,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并举例称,在西方价值观念“鼓捣”下,一些国家被“折腾”得不成样子,“整天乱哄哄的”,例如伊拉克、叙利 亚、利比亚等。
习
近平引用毛泽东的说法,要求党校向党中央看齐,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声色俱厉地表示,“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有的口无遮
拦、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妄加议论,有的专门挑刺、发牢骚、说怪话,有的打着党校的金字招牌随意参加社会上不伦不类的活动。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但影响很不好。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
习
近平同时警告,即便是“解放思想”,也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和“严肃的政治问题”相混淆,个人应该在内部研究或者向组织反映。针对通常认为的“学术无
禁区、讲课有纪律”,习近平也提出限制,认为“无禁区”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都不允
许。他严厉警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听到党校有人说了什么话,就如获至宝,大肆炒作,说党校里的人都对党中央说三道四了,共产党内部有不同声音了。党校
出现这些言论,杀伤力很大,不要低估。”
在全篇讲话中,习近平援引了九次“毛主席”(或“毛泽东同志”)、两次“邓小平同志”,并回顾延安整风时期中央党校两次改组、由毛泽东直接领导党校的经验,显示出习近平整顿党校的决心。
左右互搏的精神分裂
自
习近平执政以来──近一年间尤甚──中国大陆从各级党报、到商业媒体的门户网站和客户端,只要有习近平的活动或讲话,都当仁不让地在第一时间占据头版头
条,排在任何天灾人祸等突发新闻之前。这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成为当之无愧的“版霸”。
因此,讲话翌日官媒报道“党校姓党”不足为奇,但富有意味的是这次讲话全文的披露时机,距离和习近平最近在安徽合肥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布相距尚不足48小时,在那次针对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青年代表的讲话中,习近平作出“两容”“三不”的承诺,即对知识分子“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不抓辫子、不扣帽 子、不打棍子”(后一表态也来自毛泽东)。
虽然新华网、人民网盛赞其“推心置腹”,还有一些外围媒体更发出诸如”松绑”、“阳春”等欢呼雀跃的表态,但自由派知识分子对习近平的合肥讲话普遍冷眼旁观,认为不过是粉饰门面的客气话、甚至是引蛇出洞的“阳谋”,但恐怕谁都不会预料到,版面风格在48小时内就会发生180度的剧变。党校讲话对此前的“松 绑”表态产生了近乎完美的抵销效果。
众
所周知的一个吊诡事实是,中国中央党校尽管姓“党”,但内部言论空间相比普通高校更加宽松,近年来也出现一些相对敢言学者,通过民间论坛和大众媒体发出开
明声音,甚至被五毛党和自干五打入“公知”另册,如今公众发现,原来他们早被习近平定性成“妄议国政”、“挑刺、发牢骚、说怪话”、“随意参加社会上不伦
不类的活动”,难怪今年年初以来,舆论场中频频出现针对部分党校学者气势汹汹的质问──“你的党性哪里去了?”
尽
管是五个月前的旧文,但问题更加令人费解:选择发表的时机和媒体,是习个人的意愿还是宣传部门的安排?这两篇调门完全不同的讲话,纯属发表时间撞车,还是
“想法正在起变化”,或者仅仅是党内党外有别?如果以五个月前以如此陈腐的思维方式对待党内知识分子、将其指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又如何让人相信
有“推心置腹”的“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这回事?从西方式政治传播的技术角度出发,这两篇讲话发表的撞车时机堪称灾难性,但从中国政治语境来看,则
充分展示了权力金字塔顶端左右互搏的精神分裂。
从更宏观角度来说,针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今天已经不是秘密,这从当初知识分子的小声嘀咕,俨然演变成了浩浩荡荡的中外共识。法国《世界报》、英国《经济学人》、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外交政策》等都以大篇幅探讨个人崇拜(cult,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语境中这个词的含义远超粉丝对偶像的敬仰,更接近于原始宗教或邪教中对教主的迷信)在中国的重演,最近更公开讨论所谓“习李体制”是否
已然破局。这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停招本科、恢复单纯团校地位,被解读为针对团系的“斩草除根”,而那厢又以毛式风格收紧党校脖子上的缰绳,要求在大是大非
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向党中央看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权力的集中化和个人化进一步升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