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中国最高领导发表讲话,称「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联想三年前上台伊始「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的」表态,恍惚间要问,言论空间、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进是退,还是时进时退? |
对于这段话,自会有不同的解读。就像里面提到「批评的出发点」一样,有人会探究说这段话的出发点是什么?还有判断批评对错、偏差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决定?以及「三不」背后的弦外之音:「辫子、帽子、棍子」是存在的,用不用要看情况?
解读话语本身都是技术分析,更为重要的要看话语包含的政治心理和出台的时代背景。类似的话,1957年「反右」前毛泽东说过,引蛇出洞的结果是肇始了知识分子、乃至整个民族的几十年厄运。现在宪法明文赋予公民言论自由,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公民是国家的主人。主人在自己家说话,都要看人脸色,这其实不是包容和宽容,而是恩赐和谢主隆恩。
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概是最命途多舛的一个群体。共产革命是以外来思想和以工农为主体的暴力革命。知识分子天然的对任何思想的警惕、对暴力的排斥,使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从最开始就被视为革命不彻底的「软骨病」患者,一直是被争取和改造的对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泽东曾把过去中国的知识分子比作毛,认为他们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五张皮上,暴力革命革掉了前三张皮,社会主义改造革掉了后两张皮,知识分子最后只能附在无产阶级身上。
因
此领导革命的共产党建立的国家,在其宪法第一条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面并没有知
识分子的明确地位,其政治逻辑是合作就给你民主,不听话就予以专政。但建设少不了知识分子,后来的意识形态又解释修正为「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工
人阶级的一部分」,予以争取团结。
一
个群体或阶级的地位,不仅是政治上怎么规定,更主要是人们的心理认同。虽然意识形态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宪法》序言又称「社会主义的建设
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种并列关系,显然认为知识分子和工农不同。而在现实中,知识分子不认为和工农是一家,老
想启蒙他们;工农也不认为和知识分子是一家,老想改造他们。
说
白了,知识分子作为整体表现出的思想先进性和现实批判性,始终是改造、团结、统战、利用的对象,用词或有不同的变化。从潜在的敌人、蛊惑人心者、麻烦制造
者、不可或缺者、潮流引领者,程度或有增减,但性质并无变化。知识分子和听话出活的工农不一样,和逐利的工商阶层也不一样,在统治集团看来,总是怀有二
心、永不满足的一群人。
邓小平改革开放,大幅纠正了毛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开始倾力使用重视。伴随着经济发展,知识分子要求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时,他接连搞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矛盾最终在1989年激化。江泽民时代提出「三个代表」的第一条,就是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淡化全国人民的阶层差别,搭建党和知识分子的一体化认识。胡锦涛时代更是强调和谐社会,面对社会矛盾,调和阶级,对知识分子不做刻意的区分。
最近几年,先是文艺座谈会,把周小平这样的「正能量知识分子」从其他知识分子中突出出来。再春晚政治化、媒体要姓党、网络不能乌烟瘴气,刻意强调对知识分子的政治要求。现在重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虽是对前一段的张弛收放,但让人想起40年前文革后「拨乱反正」的政治话语重现。再联想三年前上台伊始「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的」表态,恍惚间要问,言论空间、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进是退,还是时进时退?
来源:东方日报 / 乔木 北京传媒学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