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陆各界在热议年入12万属于高收入群体,因而要多缴税这件事。官方安慰说,没这个事,十年前就按照12万征税了,并且言之凿凿地驳斥说流传的讲话都是谣言。但是,政府这个辟谣并没有起到作用,因为这个是民谣,相当于乱世的征兆。
民众表达的其实是沉重的赋税,已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对生命的看法。 |
举凡在乱世之前,都有一些民意的表达,被称之为民谣或童谣。它们大多是以琅琅上口的方式来控诉统治者,并且表达盼望改变的社会心态。在大陆语境里,政府也把过早泄露的施政措施看作是谣言,但它们往往被证实,网民因此把这些称之为民谣。
一年12万收入属不属于高收入,属不属于政府加大税收的依据,是本次争论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尽管十年前都在按照这个标准征缴个税,但十年来社会民意对此怨声载道。从政府将其视作谣言的举动看,政府和民众在这个个税问题上的分歧依旧没被重视。
无论是不是高收入,民众表达的其实是沉重的赋税,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对生命的看法。尤其是在现在的情况下,经济形势普遍不好,就业相当困难,硬性开支有很多,房子作为土地财政的基础部分,更需要有房一族去背负。
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希望减轻税收,尤其是占GDP不到百分之七的个税,不是非常正常的心态吗?但是,十年来,这个问题无论是两会还是平常政策讨论,都没有被政府采纳。政府想的是扩大税源,想的是螺丝壳里攒肉,根本也顾不得民众对减税的焦虑。
当政府辟谣说,不存在将12万年薪作为高收入群体来对待的时候,表面上看是澄清了一个谣言,但实质上是回避了真问题。政府意思很明确:12万作为个税自行申报的起点不会改变,那么,政府也就不用再去回应因为通胀而缩水的12万元真实的购买力。
这就是大陆常见的政策讨论的遭遇,当民间抛出一个真问题的时候,政府往往以矢口否认或禁止讨论的方式加以终结。限购政策等不止一个案例说明,当政府把民间意见当做是「民谣」打击的时候,往往是政府露出真面目的预兆,12万悬疑也是如此。
往大处说,个税作为民众有着切肤之痛的东西,是民生大事,但是在如此大的喧哗当中,政府照样泰然自若,而后习惯性地拿起谣言放大镜,鉴定为谣言后,心安理得地继续收税。这既是政府的习性使然,其实也印证了国民的担忧,因为在如此困局下,政府对税的依赖更重了。
减税的前提无一不是政府人事的精简,但是在经济好的时期所积累下来的政府冗员与自我赋权,绝对不会随着经济变差而自行消退。在一个经济下行周期漫长无边的情况下,又要保证政府人员事务一如往昔的财政开支,减税就更不可能,政府对加税的欲望更强烈。
但更糟糕的是,在这个时代条件下,体现在税负上的根本分歧,却始终没有被正确对待过。个税调整在民间呼吁了十来年后,变成了一个被政府定义为「谣言」一样的东西,这种失焦也许是政府的策略。但这种失焦带来的后果,也许正在显现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