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外媒认为,习近平这个目标很难实现。
乡村贫困户 |
打自习大大向全世界宣布大中华精准脱贫最后期限——奇迹般伟大的2020年,霎时间,神州大地兵荒马乱,贫困顿成梦想追求。人人争当贫户,家家不认小康。
这是怎么回事?
一位基层农村干部在微信上满腹牢骚:“脱贫攻坚”是指靠国家的惠农政策、产业政策,把当地经济带得活跃一些,同时通过贫困户自身的勤劳实现脱贫。“群众不是这么认为的,群众认为我被评为贫困户,村上一年或多或少能给我一点钱,又或者发一床棉被、买一桶油、买一点面…”…一些村子还刮起了“人人争当贫困户”的风气。“村里的人都希望评上贫困户。”当村干部这几年,因为评选贫困户的事情...自己没少得罪人,”
习近平在十九大上宣读的政治报告 |
【读报补丁】
《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才是真扶贫》 2017年10月31日 作者:许权胜
……现在扶贫有点像大跃进,大家都急功急利争着搞扶贫,以为扶贫能一撮而就。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搞扶贫,偏离了扶贫原则,比如按以前扶贫标准列出的名单,那个时候对贫困的标准把握不严,有些村干部把一些不符合贫困人口也列入计划名单,还有一些原先是贫困人口,现在通过劳动已经脱贫致富,当然还有一些原先是小康阶梯的,因病返贫,这些因素因为扶贫任务紧急而忽视了,一些基层为了应付上级的扶贫计划也没有时间来仔细甄别贫困个体,那些真贫困或许还没有列入贫困计划,而一些早已脱离贫困线的个体或许还享受着扶贫。
其实扶贫是个长期的工作。笔者在基层银行工作,了解当前一些扶贫运作,各个扶贫省份市县都把扶贫任务当做攻坚任务,比如教师、乡镇公务员、包括一些小企业主都有扶贫联系点,所谓扶贫也就是一年中在几个节日里上门送一点钱或一袋米,合影拍照留作扶贫证据,扶贫就完成了。但这种帮扶的方式是只帮不扶,贫困仍然贫困没有扶起来。
所以中央出台了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通过银行贷款来间接扶贫见效快周期短,银行直接给贫困户发放贷款...贫困户可以借此获得三年的固定收益,每贷款5万元每年不少于3000元收益(包含政府贴息)...这些措施是好的,足以见识政府扶贫的迫切心情。但笔者有个疑问,贫困户每年3000元收益固然在2800元贫困线以上,在三年里也就是2020年能完成总书记的脱贫号召,可是2021年呢?这些贫困人口并不是靠自身的能力摆脱贫困,而是政府不同形式的补贴,属于补贴式暂时型脱贫,并不是社会保障式的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提供的一种长期的生活保障。
而且贫困人口是动态发展的,根据国家富有程度、经济发展速度,每人每天2美元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不是贫困尺度了。比如美国,2009年四口之家贫困线是年收入22050美元,2010年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22314美元就算贫困人口。所以贫困人口只能是动态的,而地方政府暂时型的脱贫方式,只会虚夸扶贫成绩,报喜不报忧来捞取个人政治利益。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