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电影善于通过草根人物的故事,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的敏感问题,表达他对草根人物命运和遭遇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对社会进行批判。
《芳华》也不例外,通过剧中人物刘峰、何小萍等人的命运,折射中国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社会嬗变。在嬗变中,社会进步巨大,人群分化严重,有人得益,有人失落,利弊并存,泥沙俱下。电影涉及文革、中越战争、越战老兵生活、社会分化等题材,触及中国现实的敏感点与痛点,冯小刚电影每每被严格审查,他上一部电影《我是潘金莲》被推迟上映,《芳华》也被推迟上映,显示冯小刚碰到了禁区。
电影前半段主要是讲述一群军队文工团员的生活,在文革动乱的日子,一群少男少女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单纯世界里,过着宽松写意的生活。当时,当兵令人羡慕,当文艺兵更是高人一等,他们可说是时代的幸运儿。这段戏显得过于冗长,没什么意思。想来编剧严歌苓和导演冯小刚都是文工团出身,对文工团有特殊感情,在这块多费些笔墨和镜头是人之常情,不必苛求。
电影最伤感的一段,是何小萍读父亲死后送来的信。何小萍六岁时父亲被发配劳改,何小萍自此失去父爱,随母改嫁,寄人篱下,受尽委屈。她渴切愿望是能盼到父亲重获自由那一天,能父女团圆,但她等到只是父亲的死讯,及一封父亲的遗书。
遗书中父亲说:他熬不到获得自由的那一天,一个「熬」字暗示了一段悲惨人生。推算何小萍父亲的年纪才50岁上下,正当壮年,为何早死?电影没有给答案,也不可能给出明确答案,但我们通过有关资料知道,在劳改场里劳改犯的生存环境极差,劳动强度很大,吃不饱,缺医少药,且精神被虐待。
臭名昭著的夹边沟劳改场,就是一个典型。3000多名右派被流放此地,结果大部分因饥饿疾病而死。这封遗书很真实,很感人,催人泪下。这也是一封控告书,在「反右」「文革」中、很多无辜者被打成右派、反革命分子被流放劳改。 不但当事人受害,也殃及下一代。《芳华》里,何小萍因失去父爱,从小生活不正常,导致她性格孤僻不合群,在文工团备受欺负嘲笑,后来更得了精神病。
电影中最令人唏嘘的人物是刘峰。他善良无私,乐于助人,是个「活雷锋」,但好人不得好报,一次向心上人表白的正常行为,被诬为「耍流氓」,导致他被发配去伐木连伐木,后来在对越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退伍后待遇很差,沦为社会「低端人口」,靠苦力为生,备受欺压,老婆也弃他而去,幸而最后有何小萍相伴,两个苦命人相依为命。他俩都是草根出身,到老仍是草根。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富起来了,但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可见中国的改革之路仍然漫长。
冯小刚讲述的是中国巨变中失落者的故事,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表达了对弱势者的同情与关怀。观众通过他们的遭遇,肯定会有所触动和反思: 中国应如何改革,才能让社会更公平合理。这大概就是《芳华》的真正意义所在。
来源:世界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